在波尔多葡萄酒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正牌酒Grand Vin”和"副牌酒"Second Vin,那么这些被称为“副牌”的葡萄酒们,它们在酒庄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和正牌酒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副牌酒的诞生
1904年,雄狮城堡推出了第一款获波尔多官方承认的副牌酒——侯爵园Clos du Marquis(现如今Clos du Marquis已独立于雄狮酒庄,以区分与雄狮酒庄截然不同的风土)。但其实副牌酒没有严格的官方定义,可能在年份、风格或者葡萄园的地理位置上有所不同。但副牌酒绝不是低质量的代名词,这些葡萄酒不像正牌酒一样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陈年来柔化坚硬的酒体,往往在年轻的时候就可以表现出极佳的口感。并且以较为经济实惠的价格出售,既可以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葡萄园的全部产量,也为酒庄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选择。
有些酒庄为了维持旗下正牌酒的品质与风格,会将正牌酒挑选剩下的葡萄酿造成副牌,一般来说成为副牌酒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在一些顶级酒庄葡萄经过分拣发酵酿造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批次因为没有通过最后严苛的品鉴测试,被降级为副牌酒。
2.有些地块中的老藤会因为寿命耗尽被拔除,酒庄种下新的葡萄藤,葡萄园中较为年轻的葡萄藤生产的葡萄酒也会被纳入副牌。
3.因为受到年份或者天气的影响,有些酒庄选择主动降级,甚至一些酒庄选择当年不生产正牌酒,全部以副牌出售。
独立地块,酿造独特酒款
少数酒庄也会用特定葡萄园的果实酿造副牌酒,并以此作为更高品质的象征。比如“小拉菲”,拉菲珍宝Carruades de Lafite。和大多数酒庄仅使用正牌筛选后的葡萄来生产副牌酒不同,小拉菲拥有一块仅属于自己的葡萄园珍宝园/Carruades,这为拉菲副牌酒的风格打下了个性基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款副牌酒的品质上限。拉菲副牌的梅洛的含量比正牌酒会更高,80%的酒液会用橡木桶陈年18~20个月,其中十分之一使用新桶。酿造出一种成熟饱满,但不失优雅轻盈的古典波尔多风格。
既有一脉相承,也有不同风格
除了之前提到过的,还有一些酒庄使用了有别于正牌酒单独酿造手法,酿造出了完全不同的第二种风格。正如诞生于1998年的宝玛副牌“另一个我”Alter Ego de Chateau Palmer,相比正牌使用了更多梅洛,更加柔和,低温发酵,熟化更少的时间,使用了更多旧橡木桶,保留了果香年轻时更加开放。在拉丁文中“Alter Ego”是“另一个我”的意思,即副牌并不是附属品牌,而是对同一片土地不同的诠释。